欢迎访问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新华网】新华独家·长春两会访谈 | 持续优化产业布局 全面夯实发展基础——访宽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蒋旭桐

时间:2024-01-15 09:52来源:新华网
【字体: 打印

  新华网长春1月11日电 长春两会期间,新华社吉林分社报道组与长春市各城区、开发区、新区联动推出访谈栏目,就振兴突破、经济发展、城区建设、民生实事、今年目标、举措办法等进行报道。
  主持人:2023年,宽城区砥砺奋进,在振兴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蒋旭桐:2023年,宽城区在长春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目标,着眼“一核引领”“两区融合”“五业联动”发展布局,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基础有效夯实。
  一是经济回暖复苏的态势令人鼓舞。2023年初,宽城区在经济下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压力之下,全年依然取得了一二季度GDP增速领跑全市,全年社零额、重点服务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始终位居前列的好成绩,充分体现出了主城区的应有担当。
  二是项目提速扩容的局面令人振奋。在全市大抓项目的背景下,宽城立足长远、积极主动,不但加速推进中车整体搬迁、万达商业广场4.0版等大型项目,并且持续深入包装谋划,重点项目由年初上报的52个增加到55个,超额完成了年度项目计划。同时,能够主动融入全市“3转、4强、7新”产业体系,主动延链、强链、补链,陆续签约落地了中粮油脂、富奥锂电池、鑫祥发电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振兴发展根基得到有效夯实。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的成果令人欣慰。严格落实全市要求,紧盯群众诉求、办好民生实事,切实为幸福长春行动付诸了宽城实践。比如:10条道路竣工通车,12个棚改地块全面复工,15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百姓居住环境有效改善;城镇新增就业8500余人,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弘文等学校启动建设,普惠园复检合格率100%;区医院异地建设和卫生综合体项目全面提速,妇幼保健中心搬入新址投入使用,重症医学科室建设在全市率先完成;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宽城代表队团体总分,在省市运动会均位列第一。特别是在全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中,宽城区不但高标准完成既定任务,还主动思考,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区域首创的定制化公交,思路新颖、形式独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要积极结合实际加以探索、积累经验,待研究成熟后,将视情在各城区加以推广,以缓解全市交通压力。
  主持人:2024年,宽城区在巩固经济增长态势上有哪些计划?
  蒋旭桐:2024年,宽城区将牢牢把握中央新一轮支持东北振兴的重大机遇,全面聚焦“长春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决策部署,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宽城。
  主要是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好招商资源信息库,谋划包装招商项目100个以上,努力构建招商引资新格局。适时叠加发放消费券,持续打造“中东将夜”等主题夜市,努力开创消费市场新局面。依托“万人驻(助)万企”“宽城亲清政企微信群”等平台,多措并举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升级,努力实现助企服务新质效。坚决贯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00家,努力释放创新发展新活力。
  主持人:2024年,宽城区在推动产业振兴、城区建设和民生发展上有哪些计划?
  蒋旭桐:产业振兴方面,我们重点壮大“五大产业”:加快鸣啸城轨、华腾轨道、邦蕴汽车等项目进程,高效推进泰盟、阿尔科达等企业“智改数转”项目建设,做强装备制造产业。抓好第四代万达广场等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高端酒店、数字医疗等新兴业态,积极培育繁荣现代服务业。加快中粮油脂、肉牛繁育基因、鲜啤30公里等项目建设进程,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发挥全省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优势,加快报废汽车拆解等项目建设,发展循环利用经济产业。发挥宽城历史文化底蕴,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百年老街”再焕生机,努力壮大区域文化旅游产业。
  城区建设方面,我们注重建管并重抓提质,努力做优宽城高质量发展环境。围绕“洁净美”目标,突出“三抓”:抓城乡环境优化。推进17条市政道路建设,拓展城市向北发展空间;以棚改地块、出城口、背街小巷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注重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推动乡村面貌大变样。抓市场管理难题破解。坚持整合、规范、治理、提升为目标,强化421个市场的集中治理,确保便民清洁。抓生态屏障建设。抓好“压煤、抑尘、减排、治污”专项治理和重污染天气防控,坚决打赢蓝天、碧水、黑土保卫战。
  在民生发展方面,我们倾心竭力抓民生,充分共享宽城高质量发展成果。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提高“幸福宽城”新标准。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进1个养老服务综合体、3个敬老餐厅建设,积极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强化对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动态监测,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动弘文、尚邻学校和区医院异地建设等项目进程,提升区域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平安宽城建设,紧盯重点领域,细致排查、深入整改,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加强信访积案化解,全力保证群众合法利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化“警地融合、警民融合、社会面协同管控”机制,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