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我是长春人》吉林好人敬业奉献奖获得者访谈 ——访宽城区人社局综合办公室主任曾雨晴

时间:2025-02-27 09:57来源:区人社局
【字体: 打印

  嘉宾:宽城区人社局综合办公室主任曾雨晴
  主持人:曾主任您好,您和大家说说您是什么时候来到咱们人社系统工作的?
  曾雨晴:我是2017年通过吉林省公务员招录考试考到宽城区人社局的。进入人社局我负责过市长公开电话,包括信访维稳以及人事管理、文书工作。现在主要负责文字综合和信息宣传工作。
  主持人:您刚开始参加工作时候的整个工作环境、情况和现在相比是不是发生了一些变化?
  曾雨晴: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就业工作主要是以线下的单一招聘。但是近年来,我们打造了这种三维立体的就业模式,也就是线上、线下双平台进行推进。比如我们的线上开展了“乐业宽城”直播间,我们的线下打造了宽城区的首个零工驿站,在亚泰大街和一匡街交汇处。并且我们在全区81个社区建立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这样能打通群众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主持人:曾主任您还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您写的第一篇稿子吗?
  曾雨晴:现在想想其实还是记忆犹新的,因为当时2017年我们人社局在推行“暖流计划”,这个是我们局来牵头做的,它是属于“幸福宽城”建设的一部分。当时我接到了这个通知,与相关的就业局、人才中心还有妇联等部门进行了沟通、了解情况,也去实地走访,看到我们这些实事都一件件地在完成。比如说我们当时跟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针对大学生的“政校企”招聘会,同时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打造了大学生创业园区,并且联合妇联开展了“巾帼政务”活动。当时收集了这些素材写了关于“暖流计划”的稿件,同时刊登在《长春日报》上。
  主持人:刚才您介绍的这个案例,让我感受到了您写作的风格,就是真正地要走到群众中去、走到百姓身边去、走到现场去,拿着第一手资料再回来创作。我想真正在一线、在现场您看到的,一定会给您更多的触动。
  曾雨晴:2022年的时候,我们在讲政府部门要助企纾困、稳就业,为此写了一篇关于《“望闻问切”四步走 助企纾困有良方》的稿件。
  主持人:刚才您提到的“望闻问切”是咱们中医问诊的常用方式,您怎么想到用这四个字来做您的标题的?
  曾雨晴:因为我们主要是针对企业,“望”是要先去了解企业的信息,针对全区44家重点企业我们有一个动态监测、定期联络能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企业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然后这个“闻”就是我们走进这个企业倾听,看看企业它现在的经营状况和用工需求;“问”就是我们需要跟企业的负责人来沟通,或者企业这些招聘的人事,同时我们也会跟劳动者进行沟通,劳动者的需求也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最后的“切”就是我们成立了人社专员专班,保证每名人社工作人员都成为我们的专员,所有的专员都去帮助我们的企业搭建这样一个供需的平台。
  主持人:曾主任已经在咱们的文字综合岗位上工作了七年,这七年多的时间您用自己的笔写下了那么多年看到的、观察到的,把好政策都写进百姓的心里去,其实就是践行了一个理念,就是服务为民。在您的心里对这个理念有怎样的理解?
  曾雨晴:人社的主线其实就是“民生为本、人才优先”,我们人社局也一直是秉承着这个理念,因为人社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它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对于我而言,作为一名90后的人社工作人员是十分荣耀的,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青年人,在新时代我们要懂得我们肩负的使命,我们也要砥砺前行、奋进发展,以青春之笔希望能在社会保障的答卷上写出更亮丽的一笔。其实我更像是一个缩影,我折射出来的是我们宽城人社局所有工作人员的这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坚守在人社战线一线的这些人员。
  主持人:未来的工作之路还很长,有哪些工作上的规划和设想?
  曾雨晴:我们会持续跟进就业和人才工作,跟进在做的项目、跟进我们的规上企业,包括中粮油脂加工这些大型的企业,挖掘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做到真正地服务于民生,未来在我们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局党组的带领下,打造充分型的就业城区、构筑优质型的人才高地、构建和谐型的劳动关系、成为服务型的行家里手。
 
 
初审:鞠佳宸 田佳鑫 复审:曾雨晴 费春华 终审:方明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