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城区着力构建宜居宜业的北部现代核心区。
社区工作人员清理小区杂草,美化居民生活环境。
导言
直面挑战,初心如磐终不移;攻坚克难,越是艰险越向前。
2022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宽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向好发展,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快速高效防控新冠疫情、维护社会大局总体稳定、民生服务保障良好、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大道至简,蹄疾步稳谋发展;实干为要,凝心聚力谱新篇。
2023年,宽城区将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宽城区实际,围绕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持续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民生保障能力,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谱写长春北部现代核心区建设新篇章。
回首2022
逆水行舟 砥砺奋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梦想成真,惟有实干。2022年,宽城区上下众志成城、勠力同心,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锚定目标、逆风爬坡,推动振兴发展迈出新步伐。
统一思想
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宽城区积极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吴亚琴介绍大会盛况和切身感受,印发实施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方案”“通知”,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学习培训的必修课,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全区每一个党支部、每一名党员干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发挥各级宣传队伍作用,宽城区扎实开展“七讲七进”,组建宣讲团,宽城区委常委带头到基层宣讲;发挥新媒体阵地作用,开通“党委讲师团”空中课堂,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同时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全方位营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浓厚氛围。
迎难而上
积极推动经济实现企稳回升
聚焦“止跌、回升、增长”目标,2022年,宽城区克服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影响,全力稳经济、保运行、促发展。
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引入“赛马”机制,加密调度频次,及时分析研判指标运行情况,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最大限度应对疫情影响,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产值、重点服务业营收等主要指标降幅逐月收窄。坚持专班抓项目,强化周调度举措,推动52个重点项目实现开复工。
大力实施全员招商,持续跟踪推进风帆蓄电池、中粮油脂等在谈项目,签约落位中车青岛四方研究所、克诺尔等轨道客车配套企业。开展“惠享消费、乐购宽城”“9·8消费节”等促销活动,全力促进消费回补。持续发展新经济新业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引进首店15家,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即将投入运营。抓好助企服务,搭建“银行+商会+企业”合作平台,小微企业贷款近千万元,助力企业克服疫情影响。
攻坚克难
快速高效防控新冠疫情
宽城区认真贯彻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成立17个疫情防控工作组、4个工作专班,建立扁平化指挥体系,全面落实包保制度,科学处置疫情。
宽城区把好外防输入关口,加强“两站一出口”管控,严格执行“落地检”,做到人、车、物同防,牢牢守住长春“北大门”。快速斩断疫情传播链条,坚持精准防控、统筹施策,科学划定包围圈,高效做好风险人群的流调、排查和管控等工作。用好“报备码”“场所码”,加强居民小区管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全力以赴
维护社会大局总体稳定
为推进平安宽城建设,宽城区坚决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科学划定行政区域,推动街道拆分重组,增加城市社区、细化网格设置,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通过推动“幸福小区”创建,围绕“八好”标准,细化50条具体工作指标,使小区治理水平有较大提升。
立足“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在安全生产方面,宽城区加大排查整改力度,排查餐饮等重点生产经营单位1.1万户,排查整改醇基燃料、用电、燃气等方面隐患5869个,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在信访维稳方面,强化隐患排查和积案化解,建立工作台账,压实包保责任,化解信访积案67件,信访形势总体平稳。
兜牢底线
切实保障基本民生需求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2022年,宽城区投资4.5亿元,全面落实幸福宽城行动计划,全力推进10方面78项民生实事。
千方百计稳就业,累计开发就业岗位10000余个,城镇新增就业8500人,城镇零就业家庭援助率达到100%;做好困难群体生活救助,发放一次性疫情生活补助96.84万元;着眼更好地满足教育需求,2所学校投入使用,3所正在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富城路、九台路拓宽,北十条等11条道路建成通车,13个棚改地块正在建设,31个老旧小区管网、道路得到全面修缮;提升绿化彩化效果,突出北人民大街、北亚泰大街等重点街路绿化,完成铁路沿线绿化工程;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整治商圈及主要街路两侧违规堆放问题,拆除隐患牌匾417个;整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任务29项,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从严从实
扛起管党治党责任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宽城区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发挥常委班子带动作用,坚持“第一议题”、中心组“每月一课”等学习制度,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
建成网格党群服务站(邻里中心)111个,打造16个党群服务阵地集群,推动党建联盟解决群众困难324个。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提拔使用73名区管干部。开展十四届区委第一轮巡察和基层治理专项巡察,推进中央、省市区委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到位。突出“三不腐”一体推进,精准有效运用“四种形态”408人次,干净干事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
展望2023
务实笃行 开创未来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宽城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一年。新征程,再出发。宽城区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坚定信心、勇扛重责、再创佳绩。
抓投资稳增长
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宽城区将对涉及GDP核算的39项指标105项细分任务全面分解、落实责任,确保经济增长保持合理区间,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在城区争先进位。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深入实施重点项目包保责任制,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全力推进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盯紧看住中车搬迁、上海路北地块(万达广场)等续建项目,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确保鑫祥生活垃圾发电、吉建科智能产业园、天茂医药等新建项目顺利启动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实行全员抓招商、全员引项目,跟踪推进中粮油脂、风帆蓄电池等重点项目,做好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手续办理等工作,满足企业落位需求。围绕“六个回归”,利用现有产业园区厂房,吸引汽车零部件、轨道客车装备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位。大力推进果蔬批发市场、建筑垃圾处理等专项债券项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积极发展“夜经济”,以环铁商圈、行政中心区商圈和柳影路商圈为核心区域,打造长春市夜间消费中心和区域地标,激活市民夜间休闲娱乐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促改革增效能
切实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培育创新动能,依托大型国企,实施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带动新兴产业发展,计划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探索建立政校企合作共赢平台,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建好“双创”基地,提升发展能力和服务能力,推动孵化基地向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推进改革攻坚,创新方式方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围绕优化“三长”队伍、培育公益组织、建立居民公约等任务,完善社区基层治理模式。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全新“三资”管理服务体系,持续激活农村发展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梳理行政许可事项、服务事项清单内容,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强化重点企业扶持,深化“一对一”包保服务,做好减税降费、贷款贴息、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惠企政策宣传解读,落实“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建城市优环境
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城区
补齐城建短板,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抓好22条新建道路,重点推进北三环路拓宽以及三环路周边道路建设,破解北部区域交通瓶颈,改变区域城市形象。
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庆丰路B地块等15个地块开发建设进度,尽早竣工交付。实施宋家汇水区、小南汇水区周边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
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优化城市设计,树立精品意识, 全力做好北京大街东、西地块历史街区改造,以及机车厂沙俄历史街区和东八条等地块开发改造,提升历史街区面貌,展现文化底蕴特色。
提升环境整体水平,围绕快速路、主干街路周边闲置空地,加大绿地景观、主题公园建设力度,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密监督巡察频次,打造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城区。加强城市管理,重点做好河道沟渠、商圈市场、背街小巷、轨道交通沿线的清理工作,打造整洁、干净的城市形象。
兜底线保民生
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确定民生实事内容和标准,制定2023年幸福宽城行动计划,扎实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群众有工作、有收入。全面落实帮扶救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教育网点布局,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满足居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需要。
防风险保平安
坚决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持把捍卫政治安全作为首责,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妥善化解信访积案,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信访”责任制,发挥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统筹推动作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化解一件、结案一件、稳控一件。做好矛盾隐患排查,推动工作力量下移,从源头上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层。
抓好安全隐患治理,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围绕危化、燃气、消防、建筑工地、道路交通、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应急演练,有效根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统筹社区、警务和各类社会资源,织密织牢公共安全防护网。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维护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抓党建转作风
凝聚振兴发展强大合力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和“第一议题”制度,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选准用好干部,在年轻干部使用上实施“3035”计划,完善培养选拔任用全链条机制。在专项考核上开展“竞技赛马”,在日常考察和跟踪考察上注重“考用结合”,营造争先创优的干事氛围。
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城市基层党建“书记一号工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落细落实“经济护航”“头雁领航”计划,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底盘。强化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打造以“红运联盟”为主体的“六红”党建品牌。健全“平战结合”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党建引领“幸福小区”创建,组建区级基层治理服务中心,推动治理服务功能向基层下移。
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推进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持续推进政治体检。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2022年成为过去,2023年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一年,宽城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上下一心、团结奋进、踏实工作,以不懈的努力书写宽城美丽篇章。
(宽城区委宣传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