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春市宽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一网搜 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五公开 > 结果公开 > 政协提案

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2023G027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3-05-18 11:00来源:区教育局
【字体: 打印

长宽教〔2023〕26号 

张颖珠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要求部署,坚持“减负”“提质”两手抓,校内校外双向管,推动“双减”工作收到良好成效,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教育环境和外部条件。 
  一、坚守利国利民初心,党委统筹高位运行 
  “双减”工作是一项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重要政治任务。宽城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位统筹,主动作为,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全面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问题。 
  (一)专题部署,凝聚共识强势推动 
  宽城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召开专题联席会议,传达贯彻国家、省、市“双减”工作精神,凝聚思想共识。结合我区实际,转发《长春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方案》,制定并出台《宽城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作业管理制度(试行)》《宽城区中小学作业设计指 导意见(试行)》等相关文件,为“双减”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遵循。 
  (二)健全机制,务实严谨合力推动 
  根据我区义务教育网点多、在校学生多、校外培训机构多, 
  “双减”工作任务重的区情,区里确定了“1+2+N”的工作思路,1 即成立一个专班,2 即开展校内和校外双向治理,N 即组织 N次督导检查,并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监管“三个制度”(《宽城区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监督制度》《宽城区校外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备案审查制度》和《宽城区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明确工作要点、时间节点、推进难点、验收重点,从制度上定清落实要求。通过强有力的政府统筹,超细致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牢牢把握治理工作的主动权,形成了上下贯通的领导力。 
  (三)专班专抓,集聚力量稳步推动 
  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晓强和区政府主管教育副区长朱德美任组长,相关部门及十街一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宽城区“双减”工作专班,从组织上厘清工作责任,形成各环节互通、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区教育局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通过家校联动机制,家长议会制,组建家长讲师团、志愿服务团、社会实践团,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举办家长培训讲座让家长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育人知识;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促进家校融通,和谐家校关系,统筹学校、社会、家庭力量,形成三位一体育人格局。 
  二、坚定啃硬骨头的决心,推进校内校外双向治理 
  在推进“双减”工作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抱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决心,面对硬骨头,注重校内与校外同时发力,深化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制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着力构建教育良好生态。 
  (一)立足“两主三重”模式 ,助力学子云端成长 
  自疫情出现,课堂教学方式由线下转为线上教学以来,宽城区高位谋划,立足实际需求,形成了“以学校为主、以学生为主”和“重统筹、重资源、重质量”的“两主三重”中小学线上教学模式,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 
  为保证我区线上教学计划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教学进度不落后,我们成立了由行政人员、教研员和专职督学组成的线上教学督查组,制定了《宽城区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督查表》, 督查指标包括八大项、22 小项,围绕五育并举、双减落实、疫情防控、心理疏导等多个维度对学校进行督查。
  同时,我区推行三大行动,确保线上教学和教研优质实效。 
  一是推行“关爱行动”,确保特殊学生精准帮扶。疫情期间为了确保每一名学生不掉队,我们严格落实教师包保制度,学校针对每一名学生制定一生一案,形成记录和总结,由教育科牵头每日落实汇总,做到对阳性感染和集中隔离学生的有效帮扶。
  二是推行“慧眼行动”,确保线上教学优质增效。根据线上教学疏于监管,存在个别教师上课比较随性、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我区推行“慧眼行动”,让专职教研员、学校教学领导、同学科教师、乃至家长进入教师的网络课堂,借助外力、借助慧眼保证课堂优质高效。 
  三是推行“深耕行动”,确保线上教研保质实效。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我们开展“深耕行动”,教研员深入各校参与线上教研,对区、校两级集体备课统一固化备课时间,对教学内容重新洗牌,将适合网课的内容前置,标配每节课的课时容量和作业容量,做好作业的分层设计。各学科教研员在广泛调研、深度思 考的基础上,开发和原创精品教学资源,在全区进行资源共享。 
  (二)深化学校作业管理,确保内容科学合理 
  1.“望闻问切” ,多措并举确保校内作业管理到位。区教育局、教师进修学校、中小学校三方合力,提出了“望闻问切”四环节工作步骤,从“希望、闻听、答问、切实”四个维度推进学校作业管理到位。 
  一是深化作业管理机制。区教育局继续深化作业管理制度, 加强了对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管。各中小学校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成立了学生作业管理领导小组,完善作业了管理办法,建立了学科组和年级组作业统筹管理制度,学期初对学生作业作出详细规划,对总量进行审核监管。建立作业质量定期评估制度,加强过程监管和质量监督,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严禁在微信群、QQ 群或电子信箱布置或要求学生完成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或变相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严禁要求学生自己批改作业。 
  二是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只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也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建立学生问询制度、家长反馈制度,定期征求意见建议,根据反馈意见适时调整作业总量。 
  三是提高学生作业设计质量。作业难度不超过国家课标要求。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 
  四是科学创新作业类型方式。区教师进修学校要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践研究,组织教研员定期到学校开展作业方面的专业化指导和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学校和教师要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安排活动性、实践性、探究性及体验式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五是加强教师指导学生作业。教师切实履行批改作业职责, 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做到全批全改。认真分析学情,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确保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 
  2.“起承转合” ,多方合力确保校外机构治理到位。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是“双减”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所在。区委区政府协同多方力量,以“起承转合”为工作主线,吹响了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集结号”。 
  3.盯住起点,坚持源头治理,排查摸底到位。对于区域内培训机构,区教育局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协调各部门,分片分类查,上下联动查,拉单列表查,逐一汇总核查数据,形成《宽城区校外培训机构台账》,做到“六清”,即现有数量清、基本情况清、规模资质清、办学内容清、教师来源清、收费管理清,为我区明确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目标、具体任务、责任部门及完成时限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4.主动承担,坚持系统治理,对策制定到位。区教育局通过建立“三项制度”,实行“三种备案”(《宽城区校外培训机构备案表》、《校外培训机构从业教师情况备案登记表》和《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备案表》),采取“定期+不定期”结合的方式,联合街道、社区实时进行明察暗访,全面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等培训行为的常态化监管。 
  三、坚持五育并举的真心,让课后服务有温度 
  1.秉持原则,温情服务。各学校严格按照政策秉持自愿选择、公益普惠、全面发展的原则让家长和学生依需报名参加课后服务。目前全区 41 所中小学校均落实“5+2”模式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达到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学校全覆盖,对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为切实保障服务质量,学校充分利用师资和学校场地、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点,将课后服务内容以动静结合的形式服务广大学生,除各科教师轮流看护学生完成作业,校内面批面改和问题讲评辅导外,还积极探索多元化服务,在各中小学成立并全面开放艺术、体育、科技、文学等动态社团共 672 个,四万余名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为 93.73%,教师参与率为 89.79%。 
  2.落实责任,规范管理。定期对各校课后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情况进行过程性监督和指导,督促学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同时把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等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考勤、交接制,切实消除场地、设施、消防、饮水卫生、传染病疫情、安全卫生方面的安全隐患。建立了课后服务教育场地设施设备使用制度,提高校内资源利用率。全区 41 所中小学校的校方责任险中均涵盖课后服务时段的学生安全保险。本年度内宽城区各学校未出现任何课后服务安全事故。宽城区教育局建立校外教育资源库,制定并完善准入、评估、退出机制规范课后服务管理。 
  3.课程管理,动静结合。力求以服务学生、家庭、社会为宗旨,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探索多元化服务形式,形成“静态服务+动态社团”,服务内容一主多辅的运作模式;“教师+志愿者+家长委员会”基本服务模式;借助课后服务的平台,学校建立分时段、分学段、分类式、分层次的课程体系,注重五育并举,开展课业辅导和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类活动,形成了教师、学生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我区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双减”工作要求,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观,认真学习借鉴典型经验做法,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继续把落实“双减”政策摆在全局性工作的突出位置,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作为检验教育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双减”工作整体设计、规范管理,切实推动教育均衡与公平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上级组织和全区人民交上一张合格的教育答卷。 
  承办人:于秋惠    电话:89990299 

 

长春市宽城区教育局 

2023 年 5 月 1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