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宽城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情况
宽城区按照《吉林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总体规划(2016—2025年)》关于“9个市(州)城市周边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部署要求,结合宽城区实际,加大组织推动工作力度,适度发展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依靠引进农业生产企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生产大户等方式,重点发展设施农业。依靠规模化设施农业建设,发展都市农业项目,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
1、粮食生产。在粮食生产方面,逐年压缩普通玉米生产面积,到2020年普通玉米生产面积压缩到1800公顷,到2025年普通玉米生产全部退出。2017年在种植结构调整上,力度不大,普通玉米生产面积减少了210公顷。普通玉米机械收割率达到76%。
2、现代畜牧业。重点发展规模化养殖,不在批复小规模牧业小区建设。规划畜牧业发展区域,新建的规模化养殖厂集中到兰家镇的孟家村、六马村域内,取消环城高速内的牧业小区。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5 %以上。在无疫区建设上继续做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3、园艺特产业。园艺特产业是我区重点发展产业,依靠设施建设,发展观光采摘的都市农业项目,以此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2017年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15900万元,其中蔬菜9000万元、花卉3200万元、食用菌1800万元、水果1600万元。
4、农产品加工业。积极引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今年共引进2家企业。组织企业申报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家评为省级,2家评为市级。至今我区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市级8家。2017年预计销售收入45亿元。组织引导农产品生产的龙头企业推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认证有机、绿色农产品,创建品牌。
5、一二三产业融合。将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作为我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引导、培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对农户的带动能力,推进农企合作的发展模式,让农民受益,让农民分享现代都市农业成果。荣发观光休闲农业已经成为我区现代都市农业的样板,评为吉林省5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企业,具备了观光、采摘、休闲、度假、旅游、农业教育等多种功能,年安置农村劳动力100人。引进的占林绿色农业公司,计划占地130公顷,建温室大棚600栋,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至今已流转土地30公顷,已建设大棚16栋,面积33亩。公司将采取企业加农户的生产方式,以桃、大樱桃等水果和各类蔬菜为主栽品种,农户生产,公司统一销售的方式,将更好地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农民增收。
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1、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区未承担过国家、省、市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旱涝保收面积有水稻和保护地蔬菜,面积合计46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0.4%。
2、科技创新应用。积极联系高校、科研单位,将先进技术引进区内,生产应用。与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院,长春师范大学保持联系,成为技术依托,尤其是促进农业企业依托高校、可研单位进行新技术的示范应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今年与长春师范大学在我区建立了熊峰授粉示范基地,区内2家企业应用熊峰为蓝莓、桃、西红柿授粉。
3、农业可持续发展。农防林补植8公顷,村屯道路绿化补植1公里,新增造林0.3公顷。栽植杨树5200株,柳树2600株,果树200株,投资造林资金12万多元。完成吉林省林业厅关于“建设100万亩榛子果林工程”项目的计划任务,今年春季我们推广平欧大果榛示范面积9.8公顷,投入苗木15200株,投入建设资金19万多元。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5%以上。
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引导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在蔬菜水果生产上全面推广使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 85%,化肥利用率达到35%,农药利用率达到38%,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农膜回收率达到80%。
三、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方面
1、适度发展规模经营。依靠引进农业生产企业、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家庭农场及生产大户等方式,建设设施农业,加快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省市级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了2家,26家,18家,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仅达到9.2%,正在组织筹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2、“互联网+”。在农业物联网建设方面,抓好设施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管理的典型,在规模化生产基地应用。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在区内企业推行荣发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在信息服务方面,做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目前宽带、有线入户能力达到70%,村级农村信息服务站已覆盖20%。
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选择优秀的农民,参加省、市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农民创业意识和能力,加快农民职业化。培育一批以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立志扎根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
社会化服务体系。引导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向社会化服务领域延伸,发展“专业服务公司+合作社+农户”,“涉农企业+专家+农户”等模式,重点引导吉林省荣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化服务,发展企业带动农户的生产模式。做好农业事业单位组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综合服务工作,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
5、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培训,提高生产者的认识。加强生产技术培训,提高生产水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全面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在企业,合作社,示范户、生产大户中推行绿色蔬菜水果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增加生产效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农户蔬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今年抽检蔬菜等样品500多个,至今没有不合格的样品。
6、农村金融改革。落实省市农村金融政策,增强农业农村融资能力,吸引资本市场支持“三农”。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领导小组。
2、积极推进棚膜经济发展,规模化建设设施农业,今年新建温室大棚100栋。
3、加大招商引资。吸引社会投资,重点引进工商资本进入都市农业领域。今年引进3家企业,建设设施农业,发展都市农业。
4、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都市农业发展,推进,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今年新发展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
5、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具体问题。重点与土地部门协调,落实都市农业项目用地。
创新举措,亮点工作。
——调出700公顷基本农田,转为一般农田,用于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发展现代农业项目。
——引进都市农业建设项目。核心区建设占地130公顷绿色农业生态园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吉林省占林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至今现已流转土地30公顷,已建设温室大棚16栋,已投资3500万元,计划总投资2亿元,以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为主,建成2000亩智慧农业园。
——加快规划占地400公顷的合隆村休闲农业观光区项目建设,将建成以温室种植为主,集生产、观光、果蔬采摘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绿色果蔬生产基地、城市农业体验中心公园。项目重点建设大棚、温室1100栋,露地果、菜采摘区15公顷,同时配套建设育苗中心、果蔬交易中心、蔬菜研究推广中心、大型超市、农用物资综合商店等。合隆村休闲农业观光区项目建设,已投资1200万元,现已修建农发路7.11公里和桥5座,在农发路沿线两侧栽种果树7000余颗。已建成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集休闲观光、健身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农家乐。今年规划了绿色蔬菜基地项目,占地面积40公顷,建大棚温室100栋。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在全区推行蔬菜种植标准化,在企业、合作社、大户推行绿色果蔬生产,至今抽检合格率100%。
三、存在问题
土地流转越来越难,在规模化设施农业建设上,土地集约是工作难点,总有部分农民不同意土地流转。把分散在的农户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现在看来难度越来越大。
缺少资金,现代农业建设项目投资大,见效慢,需政府的大力扶持。
对一家一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没有纳入,只能通过培训、宣传、指导,推行标准化生产来提高质量。
企业带动农民能力不强,有待引导提升,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让农民从中受益。
新型职业农民少,急需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带动农村各业发展。
宽城区农业局
2017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