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局紧紧围绕宽城高质量发展需求,守正创新、竞逐前列,扎实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有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先后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被中华人民调解员协会评为人民调解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团山司法所被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我局代表队夺得2024年长春市依法维权协调员大赛团体赛司法行政系统二等奖。建立全国首个基干民兵及家属法律援助工作站(点)。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实施法治建设提级行动,依法治区全面深化
一是不断推进法治思想学习贯彻。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4次,开展政府常务会会前法治专题讲座2次,举办全区习近平法治思想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4期,培训1900余人次。开展书面研讨交流1次。在全区范围内随机抽选了56名处级领导干部和55名科级领导干部参加2024年度领导干部法律知识考试,推动了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不断提升。
二是不断压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暨述法评议会,书面述法72人,现场述法评议12人,实现述法全覆盖。出台《〈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工作要求落实指引》,不断压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代区政府起草宽城区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撰写《关于“八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总结亮点工作,精准查找不足。落实年度报告公示制度,37个部门全部统一对外公示。
三是不断强化法治督察职能作用。聚焦市委依法治市办法治建设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制定《宽城区贯彻落实市委依法治市办法治建设工作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做到督察整改见实效。常态化开展全区法治督察,印发督察通报,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组织全区46名新任科级领导干部参加考试,考试合格率达100%。
(二)实施依法行政提升行动,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
一是落实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制度,开展行政执法证件申领及换新工作,为123位工作人员申领行政执法资格。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开展“吹哨报到”210次、综合行政执法51次。深入开展“行政执法力量进居民小区行动”,全年共开展行动229次。
二是规范合法性审查备案工作。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参谋助手”作用,参与审查政府常务会议有关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征收征用会议材料175份。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及涉企管理规定内容的文件进行集中清理。
三是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2024年,共立案审理行政复议案件21件,其中经调解审结3件,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1份。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因充分发挥调解职能,被省司法厅选为典型案例报送至司法部。全年,受理转办以区政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案件18件。
(三)实施法律服务提质行动,法治营商环境不断完善
一是夯实法律服务基础。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培育创建,兰家司法所、新广司法所、新隆司法所按照五星司法所进行升级打造。在全区设立法律援助联络点26个,建立全省首个基干民兵法律援助工作站;设立103个街(镇)、社区(村)人民调解委员会、26个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14个专业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年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训4次,实现322名“法律明白人”培训全覆盖;组织人民调解员培训班5期,培训500人次。
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设置法律援助联络点26个,全年共办结法律援助案件1031件,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约105.8万元,受援人满意率达100%。开通公证“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136次、“跑腿服务”72次,邮寄送达公证文书1000余件、远程视频电子签名公证326件。开展人民调解“五进四提升”活动,全区近500名人民调解员持证上岗,全年调解成功案件728件,涉及金额5亿余元。
三是深化助企服务行动。动态调整“柔性执法”事项清单,监督执法部门落实“三项制度”情况,行政执法领域专项整治“回头看”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法治营商大环境。择优形成志愿服务团队,重点对接全区298家“四上”企业,持续对接企业190家进行“法律体检”,共计为企业提供法治讲座、法律宣传等100余次,通过11个助企微信群推送法律知识280余条,“线上+电话+实地”解答法律咨询370余次。
(四)实施戒矫安帮提能行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一是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管理。联合区检察院制定《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加强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监管。与吉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合作,开展“2024年心理矫正服务进基层”活动。常态化开展调查评估、入矫接收、日常监管、解除矫正及集中教育活动,纵深推进重点人员管控工作。
二是加强戒毒(康复)人员监督。落实“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及月信息共享制度,交叉核对底数,避免出现脱漏管人员。定期与奋进戒毒所社会化延伸派驻民警进行座谈,研究社区戒毒(康复)难点问题。着重排查五类重点人群2次,切实维护辖区安全稳定。联合市公安局宽城分局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集中检测,严格依法依规进行管理。
三是打造刑满释人员帮教基地。以提升刑满释放人员生活就业能力为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安置帮教基地建设,在宽城区仁脉水站新建彩虹基地1个,帮助刑满释放人员实现过渡性安置和就业,对刑满释放人员重新回归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提供有力支持。截至目前,全区在册安置帮教人员745人。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坚持学思践悟,铸牢法治思维
始终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坚定不移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模范践行者。开展局党组理论中心学习组、专题学习报告会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1次、法律法规6次。坚持每周三学习法律法规,持续强化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示范引领全体工作人员自觉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思路办法和务实举措。
(二)强化组织领导,推动履职尽责
召开年度重点工作汇报会,听取各内设机构下一年度任务目标及重点工作计划,把准方向、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切实把下一年度工作谋准、谋实、谋细。多次召开局党组会、局长办公会、专题工作会等,研究讨论推进法治建设中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难点问题,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落地。
三、八五”普法规划、“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
(一)抓统筹部署,督促指导能力不断提升
推动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印发年度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发布区级国家机关普法任务清单,督促落实“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强有力的举措压紧压实普法工作责任。建立“年度工作要点+每月普法清单+年终述法履职评议”工作制度,用务实举措推动相关普法责任单位及时研究解决重难点问题,确保守法普法这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督促、有落实。
(二)抓重点任务,普法工作质效明显提升
组织全区采取“主题活动+特色活动”方式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印发“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方案,通过“传统媒体+新媒体”扩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教育覆盖面。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在普法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2024年,全区共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13场,受益群众30余万人次。
(三)抓全民普法,公民法治素养逐步提升
落实领导干部讲法工作,形成领导干部常态化学法机制,举办各类法治培训班11期、观摩庭审活动4场,营造浓厚学法用法氛围。为行政执法业务骨干、法制审核人员举办法治建设专题培训班、文明执法培训班,开展行政执法人员线上培训考试,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公正文明执法水平。成立青少年普法宣讲团。2024年,开展专题普法教育活动10余次。
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群众对我局提供的法律服务知晓率不高,个性化、多元化法律服务产品不够丰富。
六、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突出政治引领,实化统筹职能。一是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工作成果,推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会前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干部培训、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法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二是强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完善年终述法制度、年度工作报告制度。持续推进一体化建设,贯彻落实法治宽城、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实施方案。三是持续完善督察考评机制。用好督察利剑,及时总结经验、传导压力、发现问题、纠正偏差、强化问责、改进工作,推动全区法治化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法规考试,促进领导干部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二)突出法治引领,深化依法行政。一是坚持执法为民。持续开展执法力量进小区活动,夯实台账管理、定期总结督导。二是规范复议应诉程序。督促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行政机关及时进行复议答复,自动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和复议决定,积极办复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三是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程序,积极发挥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作用。
(三)突出服务引领,优化助企便民。一是加强律师志愿法律服务活动。持续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有效排查企业法律风险,提供法律助力。继续实施“律师进小区 服务在基层”活动,组织律师走进居民小区,解答群众法律疑问,提升群众法律素养,发挥自身法律力量。二是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推动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充分发挥公证在建设法治乡村中作用,满足“三农”对公证服务多样性的需求。拓展创新金融领域公证服务,积极防控金融风险。加强法律援助联络点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扎实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有效实施,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切实加强重点人群的法治宣教,不断加大乡村普法力度,深入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四)突出制度引领,强化稳定大局。一是继续推进“枫桥式”司法所培育创建。积极创建“五星级司法所”,打造宽城特色品牌。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二是加强重点人群监管。强化重点环节管控,持续落实社区矫正、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同时,和监狱、家属做好沟通协调,开展远程视频会见,将帮教工作延伸至监(所)。
初审:张玮琪 田佳鑫 复审:王子瑜 费春华 终审:李玉石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