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分享
基地教学
模拟推演
在社区干部的岗位上,长春市二道区东站街道十委社区党委书记汪洋已经工作了十个年头。十年前,她是一名刚步入岗位的年轻社区工作者,如今,她依然坚守在社区工作第一线。
“从自身做起,带动整个基层党支部,发挥党员的骨干模范带头作用。”宽城区新发街道青岛路社区副书记王歌在谈到培训收获时激动地说,“遇到问题举一反三,在解决邻里纠纷、社区矛盾时,用培训老师讲的方法,借鉴好的工作经验,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李红梅、隋洪志是长春市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优秀的社区党组织代表,他们还有一个身份——吉林省长春市社区干部学院培训过的学员。在学院的引导下,他们在社区工作中一马当先,冲锋在前。
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2019年7月9日正式揭牌运行,学院坚持“抓基础、重质量,抓运行、扩供给,抓特色、打品牌,抓队伍、强作风”的总体思路,努力培养造就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的社区干部队伍。
“硬基础”与“软实力”经受住了实践检验与考验。目前学院面向全国、全省共举办了32期培训班,累计培训社区工作者4500余人,接待参观考察1500余人次。
“行家”办学:
填补了我省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空白
社区干部责任重,工作难度大,为适应这一形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建设一支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2017年9月,在时任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现任吉林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凯同志的倡导和指导下,由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三级共同筹划建设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经过紧张建设,于2019年7月9日正式揭牌运行。
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的建设运行,不但填补了我省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空白,更在全国开辟了独立设置社区干部学院的先河,有效探索了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子,曾先后被20余家国内主流媒体相继报道。
建院要有章可循,学院早在建院之初就围绕学院“教育培训、实践研究、智库咨政、服务基层”4个主体功能定位,研究建立“教务教学、培训管理、服务延伸”等22个工作支撑体系,推进形成“1+N”学院整体规划和单项工作计划,致力打造“讲政治、业务精、重实效、作风好”的示范单位。
雄厚的师资力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硬件设施,优化人文环境,强化服务保障,整体提升学院管理水平……这些还远远不够,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副院长周勉征同志一直在思考,如何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广大社区干部“锤炼党性的熔炉、提升能力的阵地、成长成才的摇篮”,更好地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吉林长春干部学院运行以来,注重质量、继承和发展,特别实在疫情防控期间,为社区工作者制作的“我们是社区工作者”“等你回家”“因为有你”等防疫宣传片,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开通学院官方微博,因时因事征集内容,共收到来自全国街道社区作品1500余份。
宽城区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也是刚刚受聘为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名誉院长的吴亚琴同志在首期班培训心得中这样写道:如何听到党的声音,如何做好社区党建工作,通过学习培训,深感一名社区党委书记的职责重大,知民情、解民意、暖民心绝不能是一句口号,要切实做到,看得见的成效回应群众的期盼。
科学治院:
一流培训基地让学员学以致用
师资是办学的灵魂,学院着眼“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提升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健全“师资库”,共聘请国内272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典型社区书记、部门专职干部作为学院兼职教师和导师。把脉学员所需,量身设计课程,并开设理论课+专业课、特色课+拓展课、党建课+治理课、基础课+实务课、课堂+课外等课程模式,也让学员们的问题在课堂上予以思考,并求得答案,推出基层党建和社区工作实务演练等品牌课程。
一年间,学院编写出版《吴亚琴工作法》《听见社区》等自编教材,编辑全国首部《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体系标准》《社区治理一万个怎么干》,充实“教材库”,占领高地,填补空白。拓展“教学基地库”,目前共有典型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重点项目、城市基层党建、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等4个类型69个基地,打造了3条省内现场教学线路。
“作为社区工作者的‘加油站’‘充电器’,我们要实施科学管理,强化师资力量、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让学员们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法走。”学院培训管理部负责人冯爽说。
“设置积分兑换卡、绿色通行卡、消费优惠卡。”已经在社区工作三十年的三辅街社区党委书记吴耘芳仍然操着浓厚的四川口音,走路办事风风火火,布置工作雷厉风行。在参加了长春社区干部培训学院长春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班,受到教学基地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积分兑换的启发,通过总结方法经验,在如何发挥“三长”作用方面想到了为“三长”提供三张卡的做法。设置积分兑换卡,定期在长廊内进行积分兑换活动;建立“绿色通行卡”,联系辖区驻街单位(省医院、爱尔眼科等)为党为“三长”和党员们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便捷服务;建立消费优惠卡,紧密联系辖区的个体工商户,为“三长”和党员提供打折卡,在日常购物类、医疗保障类、生活服务类提供简单物质保障,从而充分调动了“三长”的积极性。
第31期学员的三辅街社区党委副书记庞雯心,经过一个月的实训培训,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善于总结的她在参观完银容社区的工作方法后,回到社区与书记一起总结了符合自己社区的四项联动,即:微信实时联动、驿站定时联动、重要的事集体联动、难办的事升级联动。开始谋划起今年的党建项目“党群议事长廊”,利用“党群议事长廊大舞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采取引入式方法引导居民积极参与,耳濡目染式学习党建知识,提高居民整体素质。“自觉式参与社区建设,实现有效共同治理。”庞雯心还总结出以“党群议事长廊”为党群联络点、娱乐休闲点、信息收集点、三长报到点、老高说事点的五点型长廊,归纳出3+4+5的社区新模式。
“车轮”课堂:
课程教学与现场实训互动融合
为了扩宽社区书记见识,解决社区书记眼界小、眼界窄问题,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坚持“特色办学、特色立院”,从学员实际需求入手,注重在打造教学和培训模式、载体特色上下功夫。挖掘党建引领、组织建设、物业管理等方面有特色的社区,形成69个教学基地。
“车轮上的课堂,增加体验式、模拟式、思辨式、案例式等教学比重,重点实施楷模分享、红领导师、模拟推演、现场体验等‘十大教学模块’,切实发挥吴亚琴、路亚兰、林松淑等红领导师和21个现场教学基地的典型示范、实战训练作用,突出引领带动、学以致用,做到知信行结合。”学院教务教研部负责人李立权向记者介绍。
在课程体系上,学院还设置必修课、特色课、专业课、拓展课、自选课“五大课程体系”。在班型设置上,设置集中轮训、专题调训、导师直训、现场实训、公益导训、线上网训等“六大培训班型”,构建层次合理、长短结合、广泛覆盖的培训格局。
南关区长通街道龙兴社区党委书记路亚兰深有感触地说:“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每次学习,通过老师讲解及与学员交流,让我在自身素质和能力上都有所收获,把学习成功应用到实际当中,更好地为辖区百姓服务。”
2020年7月9日,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积极推出线上学习培训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保证培训学习不间断。筹建数字中心,依托PC(电脑端)进行信息发布、资源上传、实时监测、统计分析、总结鉴定,实现有效教学培训管理。目前,学院二期工程正在筹备中。
一年来,吉林长春社区干部学院从筹划、建设到运行进展顺利,坚持目标导向,办学能力快速提高;着眼实际需求,培训特色初步形成;优化基础条件,管理能级整体提升;开展实践研究,教研水平持续提高;加强宣传推介,学院影响不断扩大。
大道修远,求索前行。未来,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指示精神”,立足于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专业化培训,持续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建设,为加快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能力素质,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不断探索,砥砺前行!(本报记者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