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上午10点,柳影街道榆树北街社区儿童之家总会传出阵阵欢快的儿歌声。20余组家庭围坐在彩虹地垫上,孩子们在早教老师的带领下搭积木、唱童谣,家长们在旁学习互动技巧,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成长的喜悦。这项已连续开展10期的公益早教服务,已成为辖区0-3岁婴幼儿家庭最期待的“周三之约”,也见证了社区党委为民办实事的暖心足迹。
从门可罗雀到座无虚席
“以前带孩子上早教课要跨半个城,没想到现在家门口就有专业课程!”谈起社区“周三成长营”,二胎妈妈刘女士连连称赞。今年初,社区党委书记孙杨在入户走访时发现,辖区内0-3岁婴幼儿家庭超过100余户,但普惠早教资源匮乏成为普遍痛点。
为此,社区党委迅速行动,引入早教中心专业老师,打造“零费用、全公益”早教课堂。然而首场活动仅迎来4组家庭,活动室里空荡的回声让工作人员倍感压力。“群众不信任,我们就用诚意换认可!”孙杨带领党员志愿者展开“敲门行动”,走进小区广泛宣传,并通过网格群发布课程花絮视频,逐步消除家长疑虑。如今每期课程预约通道开放即“秒光”,参与家庭稳定在20组以上。
科学课程架起成长阶梯
翻开第10期课程的《亲子艺术启蒙》教案,律动操、讲绘本等环节设计充满巧思。社区党委与早教团队精心构建“3+3”课程体系,涵盖语言表达、精细动作等三大核心能力培养,同步开设家长课堂、家庭延伸指导、成长评估三项服务。
“宝宝现在听到音乐会主动拍手,分离焦虑也缓解了。”家长周先生展示手机里记录的成长视频。针对幼儿发展特点,课程特别设置社交游戏环节,通过“彩虹伞合作”“玩具交换站”等活动培养孩子交往能力。此外,党员志愿者还组建“临时托育小组”,解决家长临时外出办事的照看难题。这些细腻服务让居民感慨:“社区把早教做成了‘定制款’!”
党群连心书写民生答卷
如今的儿童之家,墙上贴满孩子创作的涂鸦,储物柜里整整齐齐码放着共享教具。社区的儿童之家不仅是早教课堂,更成为邻里交流的温馨驿站。同时,社区党委正筹划建立“成长档案库”,为每个孩子记录体能、认知等发展数据,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开展个性化指导。
教育惠民重在“最后一米”,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形成特色服务项目,榆树北街社区用10期课程的坚持,在方寸课堂间践行“幼有善育”的承诺。这堂每周三准时开讲的“成长必修课”,不仅为孩子们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更架起了一座党心连民心的温情桥梁。
初审:李想 田佳鑫 复审:马慧 费春华 终审:田平 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