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洒满长春市宽城区天津路小学的校园,百年老树的浓荫下,学生们身着整齐校服诵读经典;诗意中华博物馆内,红领巾讲解员正为参观者讲述传统文化故事;操场上,武术操的铿锵节奏与课间笑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这充满生机与底蕴的画面,正是“全国文明校园”天津路小学的日常图景。
这所始建于1908年的百年老校,在116年的办学历程中,以浸润式德育实践和特色文化活动,让文明之花始终在校园绽放芬芳。
“获得‘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对学校百年育人理念的最好印证。”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颖站在镌刻着校史的文化墙前感慨道,“自1908年建校以来,我们始终坚守‘品行端正、智能优良、体魄健壮、学有特长’的教育目标,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让百年老校的文明底蕴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天津路小学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积极推动新思想深入校园、融入课堂、植根头脑,凝聚起强大的文明创建合力。
“通过组织党员参观廉政漫画展、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锤炼党性,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我们推行班子成员包保学部机制,形成了党建工作与文明创建互融互促的良好格局。”学校党支部副书记赵志红说。
走进天津路小学南北两个校区,处处能感受到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交融气息。民族文化长廊里,师生共同绘制的非遗主题壁画色彩斑斓;历史名人墙上,孔子、鲁迅等先贤的名言警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相映成趣;现代科技展示墙则展现着传统与创新的碰撞……“我们精心打造每一处育人空间,让墙壁会说话,让环境能育人,致力于让每一处场所都成为文明教育的生动课堂。”副校长张博说。
课堂内外,文明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心田。学校在教学中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在校本课程中融入爱国情怀与传统美德教育,并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打造多元“思政小课堂”。
每周的国学课程、每日的经典诵读,共同构筑了儒雅的课程体系;“五个一百”特色校本课程,以深厚的精神文化滋养学生心灵;各班级通过布置黑板报、开展课桌舞比赛,营造出独特的班级文化;70多个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多项体育赛事让学生在“学科+活动+比赛”“基础+拓展+研究”的多元活动中习得技能……独具特色的文明育人模式让天津路小学硕果累累,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校、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校等多项荣誉。
同时,学校定期举办“梦回大唐”系列升旗仪式,开设“家长学院”,通过包粽子、赏月、猜灯谜等主题活动,让家长和学生共同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举行“三爱三节”主题升旗仪式,录制公益广告传递文明理念,开展“书香润万家”亲子诵读和武术操习练等活动,提升师生文明素养。组建“天小志愿服务队”和“红领巾讲解小分队”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通过评选优秀学生并制作光荣榜,开展红领巾爱学习争章活动,促进良好家风和校风的养成。
“看到学生在主题升旗仪式上庄重行礼,在红色纪念馆参观时眼含热泪,我们深知文明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教师李俊凤分享着教学心得,这种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正是学校“因材施教、全面育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家校社共育为文明校园注入了温暖的力量。
此外,为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学校严格实施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请名师进来、推教师出去”的培养模式,以及实施“领航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承办各级教学研讨会等方式,培育出一批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文明校园提供了智力支撑。
如今,漫步天津路小学,无论是晨读时的琅琅书声,还是社团活动中的专注身影,抑或师生相遇时的礼貌问候,都在诉说着这所百年老校的文明故事,见证着文明之花的持续绽放。
“获评全国文明校园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党支部书记、校长陈颖望着操场上嬉戏的学生们说,“我们将继续深耕‘文明文化’,让这所百年老校培养出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
初审:田佳鑫 复审:田义琨 终审:刘波